为您的肾病研究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多囊肾疾病模型
多囊肾(PKD)是由于遗传问题导致在肾脏组织中产生异常的囊肿。这些囊肿有液体充盈,而且如果其数量太多或者体积太大就会损伤肾脏。PKD是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目前无法有效治愈。
中美冠科生物提供基因相关的啮齿类PKD模型,该模型与人类疾病紧密相关,可以用于新药药效评价。模型包括:
- Pcy 和jck小鼠。
- PCK大鼠。
这些可转化的啮齿类模型的PKD由造成人类疾病的基因引发,可以准确反映人类PKD的发病情况。这些模型的发病过程和对治疗的响应已经经由中美冠科生物全面测试,所有模型均对参考化合物敏感,可以放心的用于您的药物研发项目。
模型 |
jck 小鼠 |
pcy 小鼠 |
PCK 大鼠 (在CRL饲养) |
---|---|---|---|
品系 |
C57Bl/6J-nek8jck |
CD-1-pcyIusm |
PCK/Crl-Pkhd1pck/Crl |
相关基因 |
与造成人类肾消耗病Type9 (nephronophthisis type 9)的相同基因相关 |
与造成人类肾消耗病Type3 (nephronophthisis type 3)的相同基因相关 |
造成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ARPKD; PKHD1)的相同基因发生突变 |
疾病症状和进展过程 |
在肾单元中,多处缓慢发生囊性肾病。在雄鼠中更严重。 |
在集合小管中缓慢发生囊性肾病,疾病进程中,肾单元的其他部位也发生囊肿。雌性和雄性均受影响。 |
ARPKD缓慢进展,与人类多囊肾患者相同,肝和肾发生囊肿。 |
我们根据您的需要优化了包括给药方式,给药周期和实验终点在内的实验设计
模型 |
jck 小鼠 |
pcy 小鼠 |
PCK 大鼠 (在CRL饲养) |
---|---|---|---|
动物周龄 |
5 周龄 |
5 周龄 |
4 周龄 |
给药方式 |
口服灌胃或经饲料口服 |
经饲料口服 |
口服灌胃或经饲料口服 |
常用给药周期 |
5 周 |
15周 |
12 周 |
实验终点 |
囊肿体积和肾纤维化测定, 包括组织学验证肾重/体重百分比,血清血尿素氮,血药浓度,其他与细胞机理相关的分析,如体重和饲料摄入量记录(每周一次) | 囊肿体积和肾纤维化测定, 包括组织学验证肾重/体重百分比,血清血尿素氮,血药浓度,其他与靶点相关的分析,如体重和饲料摄入量记录(每周一次) |
肝肾中的囊肿体积和纤维化检测,包括伸张组织学验证及肝脏称重。血清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含量,血药浓度,其他与细胞机理相关的分析,如体重和饲料摄入量记录(每周一次) |
阳性对照 |
CDK inhibitor roscovitine |
Vasopressin receptor-2 (V2) antagonist tolvaptan |
PPARγ agonist pioglitazone |
单肾切除,醛固酮诱导肾功能障碍疾病模型
肾功能障碍在 SD大鼠中可以通过单侧肾脏切除诱导,这一模型目前是盐皮质激素拮抗剂评价的业界标准。
中美冠科已经建立了上述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对已经获得了临床批准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抑制剂敏感。实验终点,包括24小时尿液样品收集与肾脏和心脏病理学检测,显示依普利酮能够预防尿白蛋白升高,肾重量增加和心脏与肾脏的病理学改变。
二型糖尿病性肾病模型
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微血管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肾病变。这可能导致肾衰甚至死亡。糖尿病性肾病是发达国家中透析与肾移植的首要原因。相关肾病研究急需临床前实验模型。
中美冠科生物的 ZDSD大鼠是一种同系多基因模型,动物会发展出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与其他啮齿类动物上的代谢类疾病模型不同,ZDSD大鼠并不依赖瘦素或者瘦素受体的单基因突变来诱导肥胖或者二型糖尿病,因此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发展的情况。这使该模型成为评估您的受试药物的更可转化的选择。
ZDSD大鼠的糖尿病发病过程与人类相似,糖尿病并发症在24周龄左右出现。
糖尿病性肾病可以通过分析肾脏功能紊乱的典型生物标记物(如:IL6, TNF-α, NGAL, KIM-1, VEGF 等)或分析蛋白尿,游离脂肪酸水平及病理学分析进行评估。ACE抑制剂能够减轻ZDSD大鼠尿白蛋白, 确认这一模型可以用于肾病研究。